脊椎疼痛控制 (含影片)

下背痛是影響生活品質很重要的疾患,造成下背疼痛的原因很多,包括:

下背筋膜炎、椎間盤病變、脊椎小關節病變、薦髂關節病變、腰椎滑脫症及腰椎椎管狹窄症等等。大部分急性下背痛在適當的治療後 都會痊癒,少部分則會演變成慢性下背痛,更嚴重者還會因為脊神經受到壓迫而產生如臀部疼痛、大小腿及足部疼痛、麻痺或無力、或間歇性跛行等等神經根壓迫症狀,即為所謂的坐骨神經痛,神經根受壓迫的部位以第五腰椎及第一薦椎間最為常見,其次為第四及第五腰椎間。

下背痛的治療選擇

慢性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的臨床治療較為複雜,需針對病因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法。一般而言會建議先採用較不具侵襲性的保守療法,包括臥床休息、物理治療及口服藥物等。若這些仍無法有效解除疼痛,則需考慮進一步的治療方式如脊椎注射,或更具侵略性的脊椎手術等。在臨床上,脊椎注射具有協助診斷、控制疼痛及延遲手術進行等價值。

何謂「脊椎注射止痛」?

「脊椎注射止痛」是將少量類固醇及麻醉劑精準地注射至脊椎的特定部位,解除患部的發炎反應,進而達到解除下背疼痛及坐骨神經痛的目的。脊椎注射止痛的方式包括脊椎硬膜外注射、脊椎神經根注射、脊椎小關節面注射、及薦髂關節注射等等方式,需由醫師判斷病人的病痛原因後,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注射止痛。注射時,需以移動式X光機做導引,使用特殊的細針管,將藥物直接注射至脊椎病灶處,不但可以在較短時間裏達到神經根消炎、止痛的目的,同時因藥物劑量低,也可避免使用類固醇藥物產生的副作用。

「高層次超音波導引疼痛治療」

近年來醫界開始將高層次超音波影像導引應用在神經治療,高層次超音波因為解析度高,可檢查細微的神經血管組織,因此能有效的精準定位治療患部,亦可避開小於0.1 公分微血管與神經的破壞。由於脊椎手術可能面對麻醉、感染及後遺症等風險,多數病人會因此卻步,對於不想手術的病人來說,「高層次超音波導引疼痛治療」是一項不錯的選擇。

「高層次超音波導引疼痛治療」技術不用透過放射定位可避免暴露於輻射,且可在門診施行,對病人而言更安全,更方便。

「脊椎注射止痛」的治療效果

脊椎注射止痛的成功率因病因及注射方式的不同而有差異。以椎間盤突出症造成神經根壓迫為例,對於急性期劇痛病人,經脊椎硬膜外注射治療後,疼痛緩解的有效率可達82%;而慢性疼痛的病人,有效率約為70%左右。一般而言,治療後2~4周即有效果,如有改善者,建議2~4周追加一次治療,脊椎注射止痛的次數以一年不超過3~4次為宜,若施行二次以上均無法達到預期療效時,則需考慮進行脊椎手術治療。注射後止痛的效果可維持數星期至數個月不等;疼痛改善的程度,視疾病的病因與嚴重度而有不同。

§§三個月之內有可能接受脊椎手術者請勿施打,因為會增加術後感染率。

「脊椎注射止痛」的風險

脊椎注射止痛的風險比脊椎手術低,可能的風險包括: 1.可能會暫時感到背部和腿部麻痺及軟弱無力  2.注射處可能會感到暫時性的疼痛。3.原來的疼痛在得到改善之前,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加重現象。4.注射處可能受到細菌感染。5.可能會對所注射的藥物產生過敏反應。6.注射中含有類固醇及局部麻醉劑,但只有少量藥物會進入血液循環。雖然可能發生這些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,但這些不良反應相當罕見  7.脊椎注射需以移動式 X 光機定位,X 光輻射風險對胎兒發展有害,如果您已懷孕或認為自己可能會懷孕,請告知醫師或護理師。 8.如果刺穿了脊髓硬膜導致局部麻醉劑注射在脊髓附近,可能會造成暫時性的癱瘓和頭痛;又如果上述情況發生在頸椎,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。 9.若傷及神經根或脊髓,造成脊髓、腦動脈血管受損傷造成出血或栓塞,可能出現永久性的神經損害或癱瘓,但這種情況極為罕見。

如有以下情況,治療風險可能會增加,需進一步討論治療方針: 1. 有麻醉藥物過敏史。 2. 正在服用抗凝血藥。 3. 皮膚嚴重發炎或感染。

結論

脊椎注射止痛是治療慢性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的治療選擇之一,其優點在於侵略性低、安全性高,同時可達到延遲進行脊椎手術的目標。若您有慢性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的困擾,可經由醫師評估後,選擇適當的脊椎注射止痛方式進行治療,應可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。 

 

https://youtu.be/f4f4XaCiIto

 

https://youtu.be/MSZGDNyfV8M

更新日期:109.11.01